血管内介入的发展历史介绍
回顾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历程,在20 世纪中后期,大多偏重于介入治疗技术的引进、临床应用和方法改良,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工作较为薄弱。进入 21 世纪后,基础和实验研究工作有所加强,但是大多数基础和实验研究课题仅限于动物的形态学或技术学方面的研究,涉及当代医学前沿的课题仍明显偏少。
编著书籍《肿瘤介入化学免疫治疗学》,2014年出版
血管内介入的发展历史:
1904 年,Dawbom 做了颜面部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前的栓塞研究,揭示了经血管内进行疾病诊疗的可能性。
1929 年,DosSantos 采用长针直接穿刺法经皮腰部穿刺做腹主动脉造影成功。
20 世纪 50 年代初,Blerman 和 Klopp 等开始将血管内化疗药物灌注术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1953 年,Seldinger 创立了 Seldinger 技术,采用穿刺针、导丝和导管的置换完成过去繁杂的血管内置放导管的操作。
1964 年,Sullivam 报道了血管内灌注化疗药物来治疗肝脏肿瘤。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White、Lunderquist、Wallace、Nakamura 等则将栓塞技术广泛运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的肿瘤和血管性病变。
1970 年,Watkin 等首先报道了经肝动脉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
1971 年,Ansfield 报道了经肝动脉灌注氟尿嘧啶治疗肝癌。
1972 年,Oscarson 开发了在选择性动脉导向下对内脏脏器进行细针活检的技术。
1972 年,Rosch 用选择性动脉栓塞进行暂时性或永久性止血获得成功。
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已有肝、肾等脏器恶性肿瘤栓塞化疗的报道。
1979 年,日本介入放射学家 Nakakuma 等把碘油与抗癌药混合后注入肝癌供血动脉, 再用明胶海绵栓塞该动脉,使肝癌的介入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被医学界公认为不能切除的肝癌和肝癌术后复发的首选治疗方法。
20 世纪 80 年代初,中山医院林贵报道了恶性肿瘤介入栓塞的动物实验和临床使用经验。
1984 年,刘子江用顺铂从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不能手术的肺癌获得成功。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由于大批海外学者回到国内,以及国内外频繁的学术交流, 大大缩小了我国与先进国家之间介入诊疗技术的差距。
回顾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历程,在20 世纪中后期,大多偏重于介入治疗技术的引进、临床应用和方法改良,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工作较为薄弱。进入 21 世纪后,基础和实验研究工作有所加强,但是大多数基础和实验研究课题仅限于动物的形态学或技术学方面的研究,涉及当代医学前沿的课题仍明显偏少。
文章来自2014年我编著出版的《肿瘤介入化学免疫治疗学》,不当之处,请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