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冷秋的阴雨天,没什么比涮羊肉更能暖心的吃食了
这样阴雨连绵的冷秋季节,最适合吃点什么呢?北京人的答案当然是涮羊肉。
鲜嫩的羊肉片儿,汆入铜锅沸水之中,翻滚着的是食客的焦心,拿起筷子,点上点佐料,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幸福感在唇齿口鼻之间游荡几个来回,一股脑儿地暖了心暖了胃,好不畅快,这便是北京人秋冬最爱的一口——涮羊肉。
对于涮羊肉的热爱和眷恋大概已经流淌在北京人的血脉和基因里了,秋风一起就开始惦记。老传统是从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开始,涮羊肉和月饼同时登上餐桌,入秋开始吃羊肉,是因为秋季的羊肉最鲜美,羊肉温热,最适合进补,这羊肉一涮,就到了来年的端午节,当冷水里泡着的粽子登场的时候,才是羊肉退席的时候。
清朝的时候,火锅在北京就已经成为上至宫廷下至民间都喜爱的美食,乾隆宫中曾摆过“千叟宴”,当时共用了1550个火锅,应邀品尝的老人及大臣五千多人,成为我国历史上最盛大的火锅宴。
清末民国时期,四九城内外以火锅涮羊肉闻名的饭馆达数十家。旧京时这些经营涮烤肉的店铺都在门前设有“烤涮”两字的门灯,或在门前放置一个很大的“涮”字招牌,秋风一起,满街“涮”字,成为老北京独特的景观。
旧京时前门外肉市的“正阳楼”曾经是最火的涮肉馆子,是著名的“八大楼”之一。《旧都文物略》中曾载:“正阳楼切肉者为专门之技,传自山西人,其刀法快而薄,片方正。”东来顺从一个小粥铺后来居上,成为京城著名涮肉馆,据说就是挖走了正阳楼的切肉师傅。
为什么切肉师傅对一家涮肉馆子这么重要?旧时讲究的涮肉馆,一定要用内蒙古锡盟地区西坞镇的大尾巴绵羊,而且必是公羊刚断奶时就阉割的羯羊,才能不带任何腥膻异味。涮肉只用“上脑”、“小三岔”、“大三岔”、“黄瓜条”、“磨档”五个部位,要求切出的羊肉片长约13厘米,宽约3.3厘米,厚0.9毫米,其薄如纸,摆在青花瓷盘里,晶莹剔透,肉片红白相间,界限分明,还能隐约透出青花瓷的花纹,瘦肉片像盛开的牡丹一样鲜红,肥肉片洁白如玉。“薄如纸、匀如晶、齐如线、美如花”被称为切羊肉的最高境界。
这样的肉片投入海米口蘑作汤底的火锅中,一涮即熟,肉片肥而不油,瘦而不柴,久涮不老,吃起来不膻不腻,味道鲜美。
吃涮肉的顺序也有讲究。最正宗的顺序是先涮百叶,再涮肉,羊肉涮的时间不宜过长,基本上变色就可以了,否则就不鲜嫩了。最后是涮菜,大白菜、冻豆腐、粉条都是必不可少的。当然,糖蒜和烧饼也是必备之食物,酸甜的糖蒜没有了大蒜味,却非常爽口,再搭配上自制的蘸料,香葱、香菜末,那滋味,好吃得不要不要的,真是回味无穷。
芝麻酱是北京人挚爱的味道,五十年代末,物质供应紧张,芝麻酱断货,老舍是人大代表,上了个提案说北京人夏天没芝麻酱活不了,后来芝麻酱就恢复供应了。可见北京人多么热爱芝麻酱。传统涮羊肉的蘸料以芝麻酱、酱油、韭菜花、虾油、辣椒油、葱花、姜沫、香菜碎样调制而成。涮羊肉时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糖蒜,看似简单但做工也颇为复杂。糖盐与大蒜充分融合产生自然发酵而成。蒜掰儿肥厚,口感脆甜,食肉过半时,让糖蒜的酸甜滋味再次激发味蕾吧……
正宗北京涮羊肉一定要用传统炭火铜锅,它的妙处在于,铜的导热性好,升温快,用炭火加热后温度高,而且火焰温度相同时,铜锅的温度会比铁锅高,才能达到“涮”的效果,羊肉口感更为鲜嫩。
北京涮羊肉和其他地方火锅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定要用清汤锅底。陈师傅表示,在涮肉界,真正能检验火锅品质的汤底,一定是清汤锅,恰恰就是因为清汤,才对肉的品质要求高。汤底澄清,只需加入底料,包括海米、葱花、姜片、口蘑汤,口蘑汤与海米勾出鲜味,又不抢羊肉的鲜美。涮完几盘肉,锅里也没有浮沫,才说明肉干净地道,真正的铜锅涮肉的馆子里,是不备打沫的漏勺的。
北京涮羊肉留下了无数的美食佳话,文人名士爱它的也是不胜枚举,例如著名学者季羡林,在日记中多次提到涮羊肉。1946年他从国外回到北平,心心念念的就是这道美食,9月24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到大陆银行,领出稿费,到市场去买了个热水壶,就到东来顺去吃饭,羊肉做得真好,心中大乐,真觉得北平是世界上最好的住家的地方了。”4天后,季羡林又请朋友去吃了涮羊肉。他在日记中写道:“六点我们到东安市场去,我请他们吃涮羊肉,已经十几年没有吃了,真可以说是天下绝美。”
铜锅清汤品真味,正是老北京涮羊肉的真谛。纵然有人爱麻辣滚烫的四川火锅,有人爱牛肉飘香的潮汕火锅,有人爱滋味独特的酸汤火锅,乃至菊花锅,酸菜白肉锅……不一而足。然而,这清汤中的的原汁原味,炭火中的温暖回味,铜锅欢宴背后的平常岁月,正是北京人剪不断的那一缕乡愁。